站内搜索:
首页 >> 评论 >> 内容
涨知识:一部电影的评分是如何算出来的?

时间:2017/1/6 21:14:42

涨知识:一部电影的评分是如何算出来的?

《豆瓣电影评分,面临信用危机。》

腾讯娱乐讯(文/耿飏)

这两天,因为《中国电影报》的一篇报道被《人民日报》转载传播后,关于电影评分的讨论又一次成为了热点话题。

在12月28日发布的这篇题为《豆瓣电影评分,面临信用危机。》的报道中,作者罗列了豆瓣评分以及猫眼专业版对于新晋上映影片的评分,认为评分太低,大跌眼镜,并且透过“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介绍”,暗指这低分之后是有人再恶意操控。

文章中指出:“先是《长城》上映后,微博大号“亵渎电影”践踏评论底线,发布“张艺谋已死”进行恶意人身攻击,引发口诛笔伐;后有豆瓣为《摆渡人》恶意刷一星事件,再次掀起轩然大波。”

最后,文章得出结论:“个别大V、公众号为博眼球、圈粉丝、流量变现等目的,发布恶意的、不负责任的言论,严重破坏了中国电影的生态环境。”

很显然,此文章的内容和观点,又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对于一部电影在豆瓣上打了几颗星,公平与否,关于这样的话题几乎每一部上映的热门影片都遇到过。那么,一部电影在电影评分网站上的得分高低几何,是否是被恶意刷分,背后又有什么样的逻辑和内幕呢?我们就再来梳理一下,不谈谁影响了中国电影,就谈谈谁能影响电影评分。

涨知识:一部电影的评分是如何算出来的?

《长城》剧照

什么是电影评分网站?

就像现在大家在饭点找饭店吃饭不知所措会打开大众点评看评分一样,将一部电影的质量通过数字直观体现,如今已经成了一种共识。

在电影领域,美国的IMDb(互联网电影资料库)的评分模式和体系树立了行业的标杆,也被认为是一种公认的电影评价标准。

涨知识:一部电影的评分是如何算出来的?

IMDb

在国内,最早的两大电影评分网站就是豆瓣和时光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以来,由于这两个网站上聚集着数量最多的影迷群体,这两个网站的打分也被认为是相对专业的。

当然,现在提供电影评分的网站已经远远不止豆瓣和时光网了。在在线购票平台崛起后,猫眼、格瓦拉、娱票儿、淘票票……每一家平台都有提供电影评分。在微博上,也有微博电影评分。

涨知识:一部电影的评分是如何算出来的?

《摆渡人》剧照

如何计算出一部影片的得分呢?

简单来说,每个平台都会有一套自己的算法来统计自己用户给某一部电影的打分,并最终得出一个呈现在用户面前的数字得分。目前绝大多数电影评分网站都使用10分制,豆瓣的星级评分也是会转换成10分制进行统计的。

在时光网上,用户还可以进行分项打分。从画面、音乐、导演、故事、表演、印象六个方面进行分项打分,最后转换成一个平均分。

豆瓣CEO阿北曾经在去年年底就发过一篇《豆瓣影评八问》来回答有关豆瓣评分的问题。不过其中大多都在探讨“公信力”这样的主题,关于技术上的解释不太多。坦白说,技术上解释太细了也是对牛弹琴,各平台也从来没有公布过自己的算法。

有这样一段:“比方说一部电影有42万用户打分。我们的程序把这42万个一到五星换算成零到十分,加起来除以42万,就得到了豆瓣评分。这个评分会自动出现在豆瓣各处,中间没有审核,平时也没有编辑盯着看。每过若干分钟,程序会自动重跑一遍,把最新打分的人的意见包括进来。”

真实的情况已经不像他说得那么简单了。就像你好奇淘宝为什么总能推送给你你想买的东西,是因为背后有强大的算法和大数据在支撑的道理一样,算法也是在不断进化着的。

让我再拿业界标杆IMDb举例。任何在IMDb网站注册的用户,都可以进行打分。IMDb在网站上有专门的一个答疑页面,详细回答了关于影片得分的问题。其中,IMDb公布了根据贝叶斯算法的统计250部最高分电影的计算方法。

加权得分= (评分个数 ÷ (评分个数+最低评分个数)) × 电影得分+ (最低评分个数÷ (评分个数+最低评分个数)) × 目前所有电影的平均得分

也就是说,只有打分数超过一定数量的电影才有资格进行历史最佳的再计算。不过,IMDb没有公布一般电影的统计算法。

涨知识:一部电影的评分是如何算出来的?

烂番茄

除了IMDb之外,北美还有烂番茄和Metacritic两个以专业影评人为打分者的电影评分网站。两家的评分系统也不太相同。

烂番茄网站统计一部影片所有的评论中好评和差评(以60分为标准)的数量,得出影片的“新鲜度”,新鲜度越高说明给予好评的人越多。

Metacritic的评分是一群顶级的影评人的打分的加权平均数,正态化分布在0-100之间。评分者也全部以欧美知名媒体(比如美国的《洛杉矶时报》、《好莱坞报道者》、《华尔街日报》,英国的《卫报》、《帝国》杂志)的身份出现而非个人身份。更重要的是,Metacritic会将影评人打出的分数根据他们所属的刊物的“质量和声望”做加权处理,最后才得出一个分数。

涨知识:一部电影的评分是如何算出来的?

《长城》剧照

哪家平台的得分最具有说服力呢?

既然各家算法都各有千秋,还相互保密,那么就自然产生了这个问题。在北美,由于各家媒体的专业影评人制度以及由来已久,约定俗成,公众也很少对于评分网站的分数高低产生质疑。

一部影片在IMDb的资料页面上,也会同时显示IMDb用户的评分和Meta的媒体评分。两个得分相差甚远的也不在少数。拿《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来说,IMDb评分6.8,Meta得分只有44。

回到国内,舆论环境和公信力不谈,在影迷群体心目中,豆瓣和时光的评分,也比其他平台来得“更准确”。起初在单纯的在线购票平台出现后(现在也都没有纯粹的只提供购票的平台了,每个平台也都自己的电影社区),一部主流院线电影在购票平台的得分都会高于在时光网和豆瓣上的评分。

在最新的这场风波中,被作者拉出来当“典型”的两个平台是豆瓣和猫眼电影。作者也是通过猫眼电影推出的根据专业影评人打分的专业评分,和根据普通用户购票的打分之间差异过大,推断出这是“发布恶意的、不负责任的言论”的结论。

以文中的数据为例:

在豆瓣上,《长城》评分5.5分(101551人评价);《摆渡人》4.4分(43311人评价);《铁道飞虎》5.7分(12623人评价)。

在猫眼平台,《长城》观众评分8.4分(40.1万人评分),专业评分4.9分(45人评分);《摆渡人》观众评分7.8分(10.9万人评分),专业评分4.9分(22人评分);《铁道飞虎》观众评分8.5分(5.9万人评分),专业评分5.2分(21人评分)。

可以从打分人数的体量不同看到,相对于猫眼电影这样的购票平台来说,豆瓣无疑是小众的。从分数上看,猫眼的专业评分评审打出的分数和豆瓣的分数相差不大。

这样的现象其实是评分网站存在的初衷,它本身是体现出一种民意的——大家说好,才是真的好。这句广告词体现的是正式这种相对于精英式评判体系的价值取向。

舆论中也存在着这样的共识:购票平台的得分高,是因为相对于影迷、从业人员、媒体人员来说,普通观众对于一部电影的接受程度是更高的。豆瓣作为国内最老牌也是最大规模的“文艺青年”聚集地,打分相对“严苛”不难理解。事实上,中国的影评人群体也是产生于此。

要知道在豆瓣上不仅电影有评分,书籍、唱片都有打分,只是电影在现阶段的国内娱乐消费市场中,受关注度最高罢了。

豆瓣CEO谈水军

水军如何影响一部影片的评分呢?

基于电影评分是“公平、能反映大众口味”的共识,也才引发出了电影营销工作的一个环节“口碑维护”。电影的出品方希望电影在大众心中有个好口碑,得分能高一点,无论从商业角度还是创作者自身角度,都可以理解。

不过,问题在于,对于评分的走低,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有人在黑我”。

早在2012年,陆川导演的《王的盛宴》上映时,就已经把电影宣传时“水军”的潜规则摆到了台面上。今天《长城》、《摆渡人》的喊冤并不新鲜。

模式很简单:雇佣用网络水军给自己出品的影片刷好评,给竞争对手的影片刷差评。说起来容易,操作起来很难。

从技术角度来说,文章中提到的“撞库”“肉鸡”在业内看来都属于最常规的做法,并且在如今早已“吃力不讨好”。一位前购票平台的产品经理就和腾讯娱乐详细介绍了平台的反刷分机制:在影片初始评分都为7分的前提下,打分用户超过一定数量后才开始显示变化。首先将打分用户是否购票区分开,再根据该用户的行为判断这位用户是否属于黄牛、水军。对于购票用户的评分进行加权,其中的核心算法是封闭的,无法修改,也杜绝了内部人士操控的可能性。

涨知识:一部电影的评分是如何算出来的?

《王的盛宴》剧照

他还透露,每部新片上映前晚都是平台和水军“斗智斗勇”的高峰时段,技术人员都会在后台过滤掉大批量涌入的水军。不过,水军再多也敌不过用户的数量。在影片上映后大量真实用户的打分进入系统计算后,水军刷高的分数也会随之降低。而且,在购票平台上刷分,基本等同于“刷电影票”,成本和难度都相对更高。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用户们也已经根据影片打分的比例,总结出了规律。

比起“撞库”和“肉鸡”,直接打电话给网站负责人甚至主管部门的方法更直接。某电影在上映前就在某评分网站上遭遇“恶意刷分”(基于对电影某位主创的不满情绪),出品方直接找到了主管部门对网站施压,然而,却一样无功而返。

其实在北美,“水军”同样存在,而且大多数还是“自来水”。相对国内的收钱办事,北美的水军则更多来自内心的呼唤。比如在《自杀小队》上映后,烂番茄上新鲜度只有35%,怒不可遏的粉丝们就到公益情愿网站上情愿关闭烂番茄网。还有一部IMDb评分高达8.5的印度电影《无相劫》(和《这个杀手不太冷》一个分数),本片在豆瓣上评分只有6.1。什么原因?就是因为有大量的印度观众涌进IMDb打分。

涨知识:一部电影的评分是如何算出来的?

《无相劫》剧照

如何让一部电影的评分更高一些呢?

很难想象, 在豆瓣CEO回答的八个问题中,还包含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不明摆着是问“请教我如何作弊”嘛?

豆瓣CEO阿北在排除了“找豆瓣的人”和“水军刷分”两条路之后,说:“我确实不知道除了拍好电影,能做什么。”

这样问答实在令人哭笑不得。这背后包含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态度,才是今日这场舆论风波的根源。

“豆瓣和影评人搞不垮中国电影,烂片才会。”这是媒体人杨时旸的看法,他也是猫眼专业评审团中的一员。“当有一天,所有自发评论者都对中国电影避而不谈的时候,没有一句苛刻评论的时候,那不代表中国电影的崛起,而是覆没。”他总结说。

涨知识:一部电影的评分是如何算出来的?

《这个杀手不太冷》剧照

在《人民日报》客户端转载那篇报道前,舆论对于影评人的讨论也没有如此轰轰烈烈。只是在被媒体传播时,加上了所谓“央媒”的头衔后,开始发酵,变味。因为大多数人并不能分清“《人民日报》”、“《人民日报》客户端”之间从属的关系,就像分不清“新华网”和“新华社”的差别一样。

在28号晚上,《人民日报》评论公众号及时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电影,要有容得下“打一星”的肚量》的评论文章,反映了真正的央媒态度:“爱之深,责之切”,网友的评价虽然不一定就是“权威”,但也是观众心声的投射。说到底,真正拿出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作品,可能是重要得多得多的问题。”

这是不是和你所持有的态度一致呢?

?

?

?

  • 上一篇:鹿晗杨幂关晓彤 明星们2017年发的第一条微博都是啥
  • 下一篇:2016华语电影:创新叙事手法,努力摒弃陈词滥调
  • 返回顶部